历时三个月终于看完了 Learn VimScript the Hard Way。现在我感觉自己开始入门了。
Algorithm
过
Review
URI 和 URL 的区别
一般很少用 URN,就忽略了吧,主要是命名的时候经常分不太清楚什么时候使用 URI,什么时候用 URL。
URI 是抽象的定义,URL 和 URN 是具体的实现
言简意赅
GitHub - mpierucci/Android-Redux: Redux like unidirectional data flow architecture proposal
大致看了一下这个 Redux 的代码,感觉 Redux 把事情搞的太复杂了。这个取舍还是需要好好衡量的。
还愿2
很早之前看到有大佬说建议看看 JUnit 的初版源码,便于了解其底层的运行逻辑。今天终于先过了一遍。
这个版本的逻辑看起来还是挺简单的。和目前项目中运行的单元测试流程还是有一些区别,比如测试类需要继承 TestCase
,测试方法需要以 test
作为前缀。没有看到注解相关的东西。不过要搞
另外还有一点是需要看看 Gradle 是怎么把参数传给 TestRunner
的。
Tips
技术落后了好多。
才发现 Robolectric 提供了 ShadowLooper,可以方便的对 Handler 相关的特性进行测试。
实现原理也比较简单,自己搞一个任务队列,提供一些对外暴露的便于控制时间轴的 API,棒!又学到了。
看滴答清单的记录,这是一个一年前就想了解的问题。
Vim 的 Buffer, Window, Tab 的概念我之前一直分不清楚,现在终于看明白了。直接 :h window
就可以看到这条说明。
In summary, buffer is in memory text of a file, window is the viewport of buffer, a tab page is a collection of windows.
Share
过